摘要:本文从展厅设计的整体规划、空间分区、细节展示以及设计元素等四个方面对专业展厅设计布置进行详细阐述。

添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整体规划
一良好的展厅设计,首先需要的是一个完整而合理的整体规划方案,以确保整个展厅呈现出客观的物品陈列展示和观者主观感受之间的良好匹配度。在规划初期,需要充分考虑展品种类、陈列面积和流线导向,进而制定出合理的展区划分方案。同时,还需要将展厅的主题、氛围、风格等因素在总体规划中予以充分考虑。
在展区划分完成后,还需结合展厅空间特点和观众行为习惯,对人流流线进行设计以确保观众可以尽可能的参观展区内的所有展品,同时不会出现拥挤或局部堵塞的情况。
最后,还需细致考虑观众的服务需求,布置合理的区域划分,以确保观众在展厅内的流程感及体验感。
2、空间分区
空间分区是展厅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兼顾各种展品类型及形式的展示需求、导流效果和设计艺术感。在盲目划分展区之前,需要结合寻常次数和目标受众的条件,科学规划展区的大小、形状、高低及展示密度,确保展品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展示性等多种需求。
空间分区的布局还要考虑灯光影响、展品陈列方式、展品与观客的距离关系、展区的背景展示效果、观众流量等多个因素,需要在设计方案中进行合理配合,以展品的视觉效果更大化。
另外,也要注意展区的通风、舒适程度,创造情境式的空间,以达到空间分区的更佳效果。
3、细节展示
细节展示是一个展品完整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细节都是完整信息的一部分。在展示的时候应该多用细节来集中观众的视线,告诉观众这件展示品具备的文化和艺术价值。细节方面处理不好,很可能引发展品信息被忽略的情况。
设计师可以在细节方面下一些功夫,让项目的严谨性、唯一性和更贴近受众需求,例如配合一些鲜明的图文信息、壁纸设计、展柜风格、背光灯光照射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大大削弱观众对展品距离的感知,拉近观众与展品的距离,提升互动性和展示效果。
同时,细节还可以改变观众进入展馆的心情和状态,勾起他们对某些展项的兴趣和好奇心,进而加强参观者在展览馆内的驻足时间,从而达到展现和传达目标。
4、设计元素
在展厅设计中,设计元素是靠近最可以体现设计师思想、技能和资历的一部分,它们主要指造型、构成、色彩、光影等等。通过巧妙的设计,可以提高展品展示级别,增强气氛,使观众更好的感受展览主题。
色彩、材质要均衡,对于颜色的运用要符合展品信息表达的主题给人以良好冲击力的感觉,而且不会给人过多或负面的信息冲击。
在展厅设计中的光线设计极为重要,在自然光线无法满足需求之时应充分利用投光灯和电光源,光源的选择和运用可以极大地调节展品的吸引力和展示效果。
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展厅建筑的特征,结合艺术语言的运用,打破传统的创意思维,寻求新颖的表现形式,惊喜观众,激发思考,从而达到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宗旨。
总结:展厅设计布置是多学科的综合运用,需要充分考虑文化、技术、市场、环境和信息等多个方面,同时深入了解展品特性和受众需求,注重每一个环节的细节把控,并通过综合方法提升整体设计的表现力和实用性,以达到更佳展示效果。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