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国家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和历史收藏品。展览馆内分为多个展区,包括中国古代铜器展、中国古代陶瓷展、中国古代玉器展、中国古代书画展、中国近现代史料展等。这篇文章将从展览馆内各个方面对它进行详细阐述。

添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博物馆历史与现状
中国国家博物馆始建于1925年,它是随着“北平考古研究所”的成立而诞生。1949年后,博物馆开始逐渐恢复开放,展品也逐步得到增加,馆内的文物数量和种类不断成长。2011年博物馆重新开放,面积扩大到10.6万平方米,展品数量达到90万件,分为三个主馆区和十个展览馆,成为全国规模更大、更具文化内涵的博物馆之一。
如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文化交流窗口和国际博物馆间交流的平台。不仅如此,它还是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研究机构、历史文化保护宣传教育基地、公共文化服务机构。
可以说,中国国家博物馆已成为了中国文化交流与传承的标志性机构之一。它建立了广泛的社会联系网络,各种学术活动的开展也成为了它的特色之一,展览和文物的展示和交流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2、展览馆介绍
中国国家博物馆内共设有10个展览馆,每个展览馆都有其独特之处,下面就对部分展览馆做一下介绍。
2.1 中国古代铜器展
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自公元前2千年左右起,中国就开始用青铜代替玉石,并且不断创造出新的铜器种类,有鼎、卣、簋、爵、觚等,因此铜器极具收藏价值,尤其是文物级别的铜器贵重异常,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明的重要依据。
中国古代铜器展馆收集和展示了大量精美的古代铜器,按照时代和地域的顺序逐一展示。其中包括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元代以及明清时期各个重要形制的铜器,这样的铜器及其文化背景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无尽的思考。
2.2 中国古代陶瓷展
中国古代陶瓷以其独特的工艺与历史文化价值,经久不衰,被人们誉为“东方文明的一颗明珠”。
中国古代陶瓷展馆地下一层展示地方性和少数民族的陶瓷,如邛窑青瓷和草木灰青瓷等,并通过导览放映,让观众深入了解邛窑青瓷产生的独特历史及文化背景。
2-3层对中原地区的陶瓷进行展示,全景式的展览给人以非常震撼的视觉体验,更透视了中国陶瓷千年的历史文化。
2.3 中国古代玉器展
中国古代玉器展馆主要介绍了很多玉质温润、品相珍奇、文化背景丰富的古代玉器。玉是中国四大特产之一,其值与将军无异,是中国最能代表古代文明的宝贵文物之一,其发现和使用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脱不开干系。
玉器馆分为南、北馆。北馆主要陈列商周、春秋与战国时期玉器、西汉至隋唐阶段的玉器以及古代玉技艺原始阶段的考古发现;南馆主要展示唐宋以至明清时期的精品玉器及制玉技艺进阶的成果。
2.4 中国古代书画展
中国古代书画展馆不仅展示了中国书法和绘画的历史沿革,也展示了祖国各地重要的文化遗产,展品涵盖了从古到今、从各个角度让人们领略到中国美术的博大精深和艺术造诣。
这些珍贵文物,它们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各异,涵盖了古代各种书法和绘画手法,展示给我们丰富多彩的中国美术。
3、科研与保护
在为大众进行文物展览的同时,中国国家博物馆还承担着收藏品的留存、研究、保护及其传承的继续的工作。自建馆以来,在科研和保护方面,博物馆历任领导及学术骨干大力倡导弘扬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保护工作。
作为国家的一级博物馆,它在文物的保护和维修中有极高的要求和专业标准。科研方面,博物馆积极参与国际和国内的学者交流和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纂与出版工作。
因此,无论是在科研或在保护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和大众的高度认可。
4、公共服务
中国国家博物馆为参观者提供免费的公共服务,倡导文化信息共享,为公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博物馆积极推行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周末讲坛”,“讲解员进校园”等,每年派出优秀的讲解员走出馆门、深入学校,为青少年及公众群众讲授博物馆的展品和文化知识,受到广大中小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欢迎。
同样,博物馆还特别为残障人士及老年人等群体提供便利服务,例如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参观通道、无障碍电梯设施等,并定期推出专门针对他们的文化活动。
总之,中国国家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展览殿堂,也是文化遗产的宝库,它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博物馆致力于传承中华文明,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