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企业展厅,多媒体展览,虚拟现实VR,展馆展示

美术馆展厅设计案例:如何突破传统设计风格

多媒体展厅概况 2023年12月27日 行业新闻 136 0
美术馆展厅设计案例:如何突破传统设计风格

摘要:本文将以多个实例为案例,介绍美术馆展厅设计的一些新趋势,包括场地感知设计、虚拟互动体验、双向参与式展览和创新科技运用等方面,旨在帮助设计师在传统设计风格中打破束缚,开拓新的设计思路。

微信号:373946054
添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1、场地感知设计:营造与环境融合的感官体验

随着人们对展览场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场地感知设计作为一种独特的设计手法也逐渐流行起来。它以场地自然元素、文化历史、人文特色以及观众参与为出发点,将展览空间融入到周边环境中去,营造出与环境融为一体、呈现多元文化特色的体验。例如香港的Art Central 2019展,以派对的形式呈现,展厅用大量当地颜色、图案和质感材料,打造出地道的天际线和街道感官体验,让参观者在街头和社区中感受到展览的脉搏。

在场地感知设计中,不仅仅是外部环境,也包括展厅内部的设计。例如在纽约的摩梭美术馆中,设计师采用了灯光、声音、色彩等元素穿插在空间中,打造出与艺术作品主题相呼应的氛围,如在夏季的大型装置中,用了冰块融化的方式强调对气候变化环境的关注。

场地感知设计以氛围和视觉效果为最终目标,在这一方面打破传统展览场地与展品之间的界限,创造出更具有沉浸感的体验。

2、虚拟互动体验:多维度的数字化交互模式

虚拟互动体验是新一代美术馆展厅设计离不开的一种手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VR技术、数字化交互方式为基础的虚拟互动展览逐渐占据了展览设计的重心。展览的虚拟方式满足了一部分观众无法亲临现场的需求,同时也让展览更全面地作为一种文化体验方式存在。

例如英国的Victorian Giants展,以文艺复兴时期为主题,采用了声音、光影、互动的创新方式,把现代科技加入到展览中去。博物馆利用了虚拟现实和数字技术来呈现出大师们的传奇故事。通过人机互动体验,参观者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局部技术,并与作品互动融入。

虚拟互动体验还能为展览增添新的层面,使其更具多样性和互动性。设计师可以根据展品主题创造虚拟现实场景,以往单一的参与体验得以拓宽,同时也提升了观众的整体体验感,让展览更具吸引力。

3、双向参与式展览:打破展厅与观众之间的界限

双向参与式展览是以参与型设计为基础的一种设计手法。将观众从被动参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和感受艺术作品和展览。例如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比较“展览,展览将观众放在一个放大镜里,让他们看着不同时间或地点的事物进行比较,进而提升他们的感性认知和层次转变能力。

在双向参与式展览中,观众是绝对的参与者,他们可以自由地参与展览中的各种活动。基于社交媒体的互动性设计也同样在展览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美术作品,参与美术馆的活动和互动,参与式展览也是一种更加开放、公平的文化交流方式,希望能够进一步刺激观众,提升其对文化和艺术的热爱程度。

4、创新科技运用:让数字科技植入到展览设计之中

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新型智能设备、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等数字化科技也被一些设计师纳入到展览设计中。例如实验室科技的使用,以及基于机器人的创意技术,可以更加直观具体地表达光线、空间、视角,让展览更具生动感。

全景舞台秀,也是新一代数字科技的典型应用。设计师利用科技手段打造了全致发光的空气球和单向反射材料,在展览中,光互动和声音效果较大。在设计中增加了光互动和声音效果,在舞台表演中,实现了真实场景与虚拟场景的交互。

美术馆展厅设计案例:如何突破传统设计风格

创新科技运用不仅为展览注入新意,而且更好地满足了新一代用户对体验所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时也充分利用数字科技的优势创新,让展厅的主题更立体、活生生。

总结:美术馆展厅设计中的新趋势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在设计师们的努力下,传统的展厅设计正在逐渐被打破,人们对于展览的需求和期望也随之不断提高。场地感知设计、虚拟互动体验、双向参与式展览和创新科技应用……这一系列新趋势和设计师们的努力正在让展览设计更加富有创意、丰富多彩,总的来说,就是一场新的文化体验。

猜你喜欢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推荐标签

复制成功
微信号: 373946054
添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我知道了
添加微信
微信号: 373946054
添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一键复制加过了
微信号:373946054添加微信